还有1个多月,医院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服务期满,就要回家了。吕留强心中总是有很多不舍,他工作的内二科、带教的两位徒弟,还有那位特殊的患者张永辉以后复诊找谁,现在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2015年8月,医院选派吕留强医师等四名医务人员,作为安徽省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员,对口援助山南地区人民医院,援藏的目的是就是要通过精准援助及帮扶,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医疗技术都尽可能多的传授给藏族同胞,使当地医疗水平上一台阶。
内二科
吕留强一到山南,克服干燥缺氧及高原反应,先到科室调研,摸清科室现状与工作需求,确定了一年的援助方案及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提高山南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技术水平。由于内二科医务人员较少,吕留强到藏后,向医院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科室二线值班,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有急会诊或危重病人抢救,保证随叫随到。五一假期,他们科室不值班人员都外出旅游,叫着他一起去看看咱们西藏风光,但被他婉拒,仍然带领年轻医师在科室工作,他早把这里当成了“家”。
通过这8个多月的努力与付出,科室学习氛围浓厚,工作积极性高,大家团结协作顺畅,患者入住率及床位周转率明显提高,科室综合实力及竞争力得到提升。
两位徒弟
余小华、郇侠是他的两位徒弟,她们是山南地区人民医院专门遴选出的,为了今后医院加强心血管学科打下基础。吕留强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尽快把她们俩培养成才,师徒共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带教计划,定时间、定任务,并不折不扣的实施计划。他通过“123”,指定1本教材和1本专业杂志,让她们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跟进学术进展;每月开展2次的培训讲座,集中解疑答惑;坚持每天3人共同查房,培养临床思维,特别是遇到疑难危重病例,吕留强都把这当做难得的机会,尽可能的多教、多讲、多提问,使2名徒弟在这11个月的时间里,业务水平很快提高,目前她们已经能够规范诊治慢性心衰、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常见病,并熟练掌握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桡动脉穿刺术、心肺复苏术及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特殊的患者
一位叫张永辉的患者,2016年3月6日,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急诊值班医生次卓嘎发现病情严重,立刻通知援藏医生吕留强。经诊断,患者患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这是一种突发性心脏疾病,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吕留强立即给予患者尿激酶溶栓开通“罪犯血管”,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心室重构等对症处理。2小时不到,病人胸痛逐渐缓解,经过住院规范治疗,不到10天,张永辉就康复出院。出院后,张永辉一家为吕留强送上一面“济世良医、医德高尚”的锦旗。张永辉说,“这次要不是吕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我这个家可能就毁了,咱们援藏医生真是活佛”。
社会公益活动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藏族同胞的健康,增强防病及治病的意识,吕留强积极参加医疗队和医院组织的义诊。教师节、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病日和世界卫生日为当地藏族同胞做健康咨询和宣传,到目前接诊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2016年4月份受西藏卫视“藏地健康密码”栏目组邀请,给藏族同胞讲解了春季怎样保护我们心脏,从饮食、运动、睡眠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使藏族同胞意识到春季心脏保健的重要性,同时也扩大了地区医院知名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来藏之前就有人说“高原缺氧,援藏辛苦,你真傻”,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援藏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财富。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工作换了个地方,治病救人,能把技术和经验留给藏族同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还有1个月援藏就要结束了,我还要继续努力工作,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圆满完成,向淮北市人民医院和山南地区人民医院都交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