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22时20分,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丁配华的捐献手术成功完成。
当晚,医务人员和亲友们三鞠躬后,他的一枚肝脏、两枚肾脏和一对眼角膜被安徽省红十字会的医务人员送至省城合肥,并将第一时间移植给期盼已久的危重患者。
“老好人”摔伤住院
“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壮实,平日里连个感冒发烧都很少,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丁配华的长子,26岁的丁程告诉记者。当晚,谈及刚刚离开人世的父亲,这个两眼通红的汉子突然说不出话来,双手攥紧了自己的头发蹲在地上。对于父亲的离去,虽然已有了心理准备,可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亲友们介绍,丁配华今年49岁,家住淮北市相山区曲阳街道办后黄社区,是一名普通农民,“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只要喊一声他都会过来搭把手。他平常话也不多,每次听到别人喊 ‘老好人’,就笑呵呵地回答‘都是好人,不过这么喊就把俺喊老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2月28日傍晚,丁配华在骑电动车回家时不慎摔倒,随即被送到淮北市人民医院救治。
悲伤的家人提“要求”
医务人员将伤势过重的丁配华转移到重症监护室,竭尽全力进行抢救。
和医生交谈时,丁程和25岁的弟弟丁凯了解到,淮北市已有多名好心人在去世后实现了器官捐献,并帮助不少患者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他们便有了“万一父亲不能抢救过来,就帮他捐献自己帮助别人”的念头。
眼看父亲渐渐失去了生命特征,12月30日中午,征得母亲的同意,丁程和丁凯强忍着悲伤,向医生提出了捐赠意愿。
“家属的意愿很朴素,只愿捐献所有能用的器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他们的这些“要求”,让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感动不已。
移植情况将及时公布
12月30日19时许,经淮北市红十字会连线,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赶到市人民医院,判定丁配华已经去世,达到了待捐状态。21时23分,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和淮北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为丁配华实施了移植手术。
记者从安徽省红十字会了解到,丁配华是2016年全省第31位器官捐献志愿者。其捐赠的一枚肝脏、两枚肾脏和一对眼角膜,将尽快移植给急需供体的危重患者。待移植手术成功,安徽省红十字会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后续情况。
淮北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王富强介绍,丁配华是淮北市第11位角膜捐献志愿者,同时也是第2位器官捐献志愿者。为了缅怀逝者,感召后人,方便亲友追思纪念,丁配华的名字将刻在位于福寿园纪念陵的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
未完的话:
淮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还特意联系了福寿园纪念陵,为丁配华争取到一处免费陵地,却被其家人婉拒。他们的答复是,“还是埋在老一辈人的坟地吧,虽然条件差一些,可咱还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