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的孩子被一颗玉米粒卡住气管,危及生命,紧急时刻,医护人员迅速施救。这是8月23日在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发生的一幕。
科室护理团队负责人王晓丹向记者讲述了事件经过。当天13时许,一位1岁3个月的女童,因上呼吸道感染来到急诊儿科就诊。治疗过程中,孩子母亲吃玉米时,喂了一粒给女儿。突然,意外发生了。孩子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口周流涎,想哭却哭不出来。
此时,恰逢实习护士巡查经过,见状立即呼喊医生。医生周向北和护士刘瑜飞奔过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这是针对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救治方法,他们让孩子俯趴在膝盖上,而后拍打其背部。1分钟后,孩子吐出了一颗玉米粒,随即哭了出来。得救了!孩子的妈妈感激万分,医护人员心中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王晓丹告诉记者,儿童是异物卡喉的高危人群,一旦异物堵塞气道、无法呼吸,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在抢救的黄金5分钟内,如果正确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就能成功将孩子救回。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掌握这一方法,急诊儿科将每一位护士都培训成为急救知识宣传讲师,并于7月起在输液大厅开设急救小课堂,每周1~2次现场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幼儿高热惊厥、溺水、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今后,宣讲人员还将走进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