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真没事”,“我会保护好我自己,放心吧”,王海迪在微信中回复母亲。
2019年6月份,22岁的共青团员王海迪带着年轻人满腔的热情来到淮北市人民医院工作,负责门诊导医、导诊工作。腊月29上午回到老家孙疃镇,准备陪父母过年,晚上接到医院通知,当天晚上就赶回医院。从除夕到年初四一直在医院的第一关“门诊预检站”,负责门诊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工作,需要询问、登记每一个患者的病情、接触史和个人信息,测量体温,然后安排志愿者陪同至发热门诊就诊。每天上午四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需要一直要穿戴防护用品工作,所以她尽量不喝水、不去厕所,因为防护用品穿脱一次时间较长担心浪费时间,同时防护用品比较紧张,想尽量节约物资。
白天都在上班,回家她就吃泡面对付一下,争取多休息一会,保持充沛的精力工作,但她一直“骗”母亲都是自己做饭,吃得很好,反而叮嘱父母不要串门,安心在家,保重身体。
我问她“知道来上班应对疫情的时候,怕不怕”,她说:“医院近期反复培训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大家内心都做了充分的迎战准备。作为医务工作者,做好个人防护,没觉得什么害怕,只是一想到家里人可能对疫情了解的少,会比较担心他们的安全”。
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座右铭,只想告诉其他团员青年,“面对疫情,无论在哪个岗位,让自己做到最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淮北市人民医院处处都是第一线,在这关键时刻,涌现出许许多多坚守岗位、勇敢拼搏、大爱无疆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年龄不同、专业不同,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完全相同,我们相信众志成城、坚定信心,一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淮北市人民医院团委韩阳供稿)(转自淮北团团)